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经理刘刚主持大赛开幕式 魏旭洁摄
大赛启动仪式 魏旭洁摄
副董事长周鹏致开幕辞 魏旭洁摄
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经理张对红致辞 钟应奇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委会荣誉主任、储运专业78级员工黄维和讲话 钟应奇摄
大赛评委会主席张文伟宣读评审流程与规则 魏旭洁摄
宝石花家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杰训在闭幕式上讲话
党委副书记马国顺致闭幕辞
往届特等奖获得者代表杨兆铭发言 魏旭洁摄
参赛队伍参观作品展 赵振婷摄
封闭答辩现场 赵振婷摄
参赛选手公开答辩
在工科楼D座大厅举办职业发展座谈会 王淮铎摄
为获得特等奖的队伍颁奖
授予6人特殊贡献奖
下届大赛承办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副董事长张君涛与党委副书记马国顺交接赛旗
5月27-29日,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主办,williamhill中文官网、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届全国老员工油气储运工程设计技能大赛决赛在公司顺利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黄维和,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储运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管网集团研究总院经理张对红,宝石花家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杰训,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党委书记张世斌,副董事长周鹏,党委副书记马国顺及党委员工工作部(武装部)、团委、研究生院、教务处、合作发展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有关活动,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经理刘刚主持开、闭幕式。
周鹏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全国老员工油气储运工程设计技能大赛不仅为广大学子搭建了展示才华、交流互鉴的优质平台,更成为推动我国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参赛选手在竞赛中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收获成长,共同助力我国油气储运行业不断突破创新。
黄维和院士在开幕式上深情寄语广大青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广大青年才俊们既要传承‘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赤子之心,更要振起‘智慧管网’的创新之翼,在行业发展的新领域中打破壁垒、勇闯新局。”
本届大赛赛题聚焦能源工程领域两大核心问题。赛题一为“油库及管道工程”,紧扣国家能源运输战略布局,立足华北平原地区原油输送需求,要求选手在华北平原某省建1条原油输送管道并配套建设首末2座油库,以油田采油厂净化原油高效储运为目标,综合考量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提供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环保节能的储输设计方案。赛题二为“某气田M区块煤层气开发地面集输工程”,瞄准清洁能源开发前沿、聚焦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关键环节,要求选手依据煤层气特性及区块地质条件、结合相关资料,为某气田M区块具备开发条件的煤层气气藏设计一套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集输及处理方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文伟担任决赛评委会主席。
大赛前后历时近5个月,自1月20日大赛赛题公布以来,得到了各个高校的积极响应,来自国内37所高校近300支队伍、1700余名师生参赛。经过校内选拔,205支队伍进入网络评审环节。经40余位行业权威专家综合评定,72支队伍晋级决赛。经过小组答辩、公开问辩等环节,最终评选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26项、优秀指导教师23人以及优秀组织单位5个。赛事创始人李杰训等6人被授予十周年“特殊贡献奖”。
大赛期间,部分往届特等奖获得者应邀与校内员工举行职业发展交流座谈。第二届油气储运工程设计技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杨兆铭表示,参赛经历能让员工走出书本,切身感受到工程实践与系统性思维的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自身投身油气储运事业的决心。谈及参赛经验,他表示,要立足工程实际,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寻求创新,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既要让知识落地,也要在应用中探索新路径,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自明年开始,大赛将实施轮流承办制度,以促进不同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闭幕式上,马国顺代表学校向下届赛事承办单位西安石油大学交接赛旗。马国顺表示,作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大赛始终以推动学术创新、培育专业英才为己任。期待大赛从新的起点再出发,助力青年学子不断探索创新,追求卓越,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蓬勃生机。
自2016年首届全国老员工油气储运工程设计技能大赛举办以来的十年间,大赛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赛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需求,为2800余支队伍、近1.5万名师生搭建了展示才华、交流创新、锤炼技能的高水平平台。大赛作为产教融合重要载体,通过赛题分析等层层递进环节,构建沉浸式育人生态链,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未来,大赛将持续优化赛题设计与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激发青年学子创新活力,聚焦助力能源行业科技发展与绿色转型,为我国油气储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记者:陈雷、郑健 员工记者:赵振婷、王瑞聪、邱玉婷 责任编辑:郑健 审核:周辉)